各国政策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到基瑞性、引导性作用。集成电路发展至今,已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战略性、支柱性产业。20世纪50年代,集成电路起源于美国,并逐渐以硅谷为中心涌现出众多创新企业。70年代,集成电路产业逐渐成型,尤其是数字集成电路高速发展,其主要产品是微处理器、存储器以及标准通用逻辑电路,到70年代末,CPU的发明为计算机的微型化创造了条件,也为集成电路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。80年代,全球逐渐形成了以美、日、欧等为主的产业格局,特别是1988年,16MB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(DRAMI)问世,一个芯片上集成了3500万个管子,标志着集成电路进入特大规模集成时代。90年代,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韩国、中国台湾及大陆地区也逐渐崭露头角,并利用各自特点和优势,在整个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。